《唯识研究》第四缉

日期:2021-11-29

1、《解深密经》的唯识义——暨论根本唯识论三阶段

林国良(上海大学文学院)

【提要】《解深密经》(以下简称本经)的唯识义,主要表现为本经提出的“识所缘,唯识所现”的唯识原则,及根本识藏有“相、名、分别”一切法种子等观念。但本经的“识所缘,唯识所现”,仅是就六识认识而说,并未涉及第八识(包括第七识)的“所缘”和“所现”。而根本识藏有一切法种子的观念,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唯识义,却为以后阶段的唯识义打下了基础。

本文认为,从本经到弥勒、无著、世亲的根本唯识论,唯识义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的主要经典是本经与《瑜伽师地论》,此期建立的只是如上所说的初步唯识义。而此期唯识经典的更重要任务,是确立唯识论是佛陀第三时了义教法的观念,强调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之有,以破在般若类经典盛行时期由不正确理解般若思想而出现的恶取空。此外,此期的三自性理论,由于是建立在“相、名、分别”体系上等原因,还未达成三自性唯识的结论。

第二阶段以《摄大乘论》为代表(包括《大乘庄严经论》、《辩中边论》),由于此时唯识论的地位已确立,此期朝着强化唯识义的方向展开,建立了强化的唯识义,即将本经的根本识藏有一切法种子的观念,强化为一切法皆是识性,同时确立了三自性唯识。

第三阶段的主要经典是《唯识三十颂》,还有《大乘百法明门论》,此期建立了圆满的唯识义,即将本经基于六识认识的“识所缘,唯识所现”原则,推广到八识,使其成为能普遍成立的原则,开结合《瑜伽论》的法相论述,包括“假法没有种子”、“第八识不缘前七识”等观点,提出了八识三能变的理论,三能变各自变现各自的缘,将“摄论”的“一切法皆是识”观念转变为“一切法不离识”观念,从而使唯识义臻于圆满。

此三阶段唯识义的演变,不但表现在教理上,还表现在修行方法上,唯识论最重要的修行方法四寻思四如实智,也有同样的三阶段演变。第一阶段《瑜伽师地论》的四寻思四如实智,由此而证入离言自性;其实质是既说根本无分别智证真如圆成实性,又说后得智证离言依他起性。而第二阶段的《摄大乘论》和第三阶段诠释《唯识三十颂?的《成唯识论》,其四寻思四如实智都只说断遍计、遣依他,此证真如圆成实性;至于此二论四寻思四如实智的差异,还是“一切法皆是识”、“一切法不离识”。

作为附论,本文还讨论了窥基的五重唯识。本文认为,五重唯识会通了三阶段唯识义,但五重唯识本身可能不是实际的修行方法,而只是对各种唯识义的一种会通理论。

【关键词】解深密经;识所缘唯识所现;唯识古学与今学;一能变与三能变;四寻思四如实智;五重唯识

 第4期 1 林国良 《解深密经》的唯识义——暨论根本唯识论三阶段.pdf


2、《瑜伽师地论》之善法疏解与体系构建

雒少峰(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瑜伽师地论》卷3所枚举的善法集涵摄了大小乘的诸多善法,但该论仅简略列出条目而未加详解,致使后人对其中有些善法内容莫知所指。本文意在结合有部和瑜伽行派其他文献以及现代学者的相关注释,对此善法集加以疏解,指出每种善法的基本含义和历史渊源。其后指出善法之间的内在关联,从而将这些善法还原到具体的所指语境。而实现这一还原需要借助两种区分,一种是价值语词和事实语词的区分,另一种是事实语词的类概念和对象概念的区分。通过这一分解与整合的过程,便可初步构建出佛教一般的善法体系。

【关键词】《瑜伽师地论》;善法;类概念;对象概念

 第4期 2 雒少峰 《瑜伽师地论》之善法疏解与体系构建.pdf

 

3、梦、记忆与知觉:《唯识二十论》及其注释——《成唯识宝生论》之研究

胡志强(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

无摘要、关键词

 icon_pdf.gif第4期 3 胡志强 梦、记忆与知觉:《唯识二十论》及其注释——《成唯识宝生论》之研究.pdf

 

4、窥基的认识论一一以「三性」与「四分」为核心

赵东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论文以玄奘(C. E. 602-664)糅译印度护法(Dharmapāla,约6世纪)论师的《成唯识论》,以窥基(C.E.632-682)的《成唯识论述记》,为第一手文献,并广泛参考国际学界的研究,而有如下之观点:

1. 窥基继承护法之说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这每一认识与心、心所的「四分」,都视为属于「依他起性」,并在此「依他起性」上进一步产生执着,才有我法,即「能取、所取」的虚妄分别。这不同于真谛(ParamārthaC.E.499-569)的译作将能分别(识)视作「依他起性」(真谛译「依他性」),而将所分别(境)视作「遍计所执性」(真谛译「分别性」)。

2. 这之中,对「三性」,特别是「依他起性」理解的不同,关键在于,真谛或许是继承安惠(SthiramatiC.E.470-550)心识的「一分」说,而没有区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这「四分」的认识单元。

3. 而窥基的认识论,则建立在「四分」说这四个认识单元上,并以此与「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做联结,形成一套完整的认识论,因此和真谛译作的解释不同。此点亦可说是理解今古唯识学之争的关键之一。

4. 笔者认为唯识学最早的「三性」说,《解深密经》以「三时教判」诠释「空」的立场提出的「三相」说,和《成唯识论》及窥基以「三性」不离心识的「唯识」立场来论述有所不同。此外本论文还针对《成唯识论》及窥基对「遍计所执性」的记述,论述各家不同的说法。

4. 最后笔者在论文末尾提出几个问题与方向并尝试提供回答:(1)、以「蛇、绳、麻」的譬喻,说明「三性」之问题。(2)「转依」与「三性」——认识论立基于解脱学?(3)佛教认识论的形态——一种经验主义?或实用主义?(4)「四分」——同样存在于凡夫的「分别」认识与圣者的「无分别智」间?

【关键字】三性(遍计所执性、依他起性、圆成实性;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能遍计;所遍计;转依;佛教认识论

 第4期 4 赵东明 窥基的认识论一一以「三性」与「四分」为核心.pdf


5、明末蒲益智旭的唯识思想

黄国清(南华大学宗教所)

【摘要】明末中国佛教一度复兴,唯识学研究风气亦盛,弘通唯识诸师当中,蕅益智旭值得关注。他撰写了多部唯识著作,有其思想创获。本文自唯识教理的判教、性相融通的理据、唯识真如的意诠三点解明智旭的唯识思想。智旭主张不同佛学系统之间的义理融通互补,对唯识学与他系教义不采高下区分的教相判释。他为唯识学揭示与充实完整思想层面,可与他系教义平行互证,抬高其教理地位。智旭站在性相融通立场上,主张二宗合则双美,能对一心实相真理给出圆满诠解。唯识学保有特殊的义理解明价值,对心识的体用关系给出精详剖析,使学法者了知唯识无境、识亦非真,体达二空所显真如,帮助趣入性宗的圆融尽法界真理。缺乏唯识相宗的义理修学,学习性宗易沦为自然外道。智旭特重唯识真如含义的阐说,批判有人将真如视为凝然静止的真理体性,主张唯识真如即性宗的圆实真理,带进本觉思想,指此真如实性相即于一切万法,具足如来智慧德,还贯通于华严与天台的圆教真理。智旭如此诠解唯识真如的圆实意涵,帮助学人于修学唯识心识说时不流于支离,领解他所肯认之统摄一切佛法的终极实相。

【关键词】蕅益智旭;唯识;真如;判教;性相融通

第4期 5 黄国清 明末蒲益智旭的唯识思想.pdf 


6、唯识学与意境美学的融合及诠释

许清原(湖北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广告系)

【论文摘要(Abstract)】意境美学的思想渊源可追朔至老子和庄子有无相生的道理,也可追朔至《易传》的「意象」美学,但是「意境」美学的概念直到唐代才被完整地提出。唯识学在唐代形成唯识宗,代表人物有玄奖大师、窥基大师等;意境美学理论主要成熟于唐代,代表人物有王昌龄、皎然等,在美学史上,「境」成为美学范畴,最早始于王昌龄的《诗格》。唯识学有「六境」、「三境」等思想,在唯识学的「三境」之中,前五识所缘的只是「性境」,依「性境」则能引起「现量」。明末清初的王夫之以因明学的「现量」论诗,主张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学,深具唯识学的色彩,他肯定「现量」在诗文创作上的价值和意义,唯识学的「现量」本与「性境」相关,王夫之的意境美学却更重视「现量」与「圆成实性」的关联,追求唯识大乘的境界,他将意境美学与修行境界相互关联,唯识之「境」入了美学之「境」中。

「唯识无境」发挥了佛法中「意为前行」的特色,而境由识变现的命题让美学家看出「意」识缘境的主导性,于是唐代更加确立「立意为先」的美学命题,也使得中国诗画重视先从「立意为先」,然后再到形象境界的塑造。唐代皎然的意境美学也富有唯识学的色,他提出了「取境」、「造境」以及「缘境」的美学概念,「境界」层层向上,终究要止于至善,走向终极圆满境界,唯识的意境美学的终极体现,不只体现「空」、「无」,更应体现「真如」的终极圆满境界,呼应着王夫之意境美学思想中「显现真实」的深义。

【关键词】唯识;意境;意象;现量

第4期 6 许清原 唯识学与意境美学的融合及诠释.pdf 

 

7、论“一时无二心”的主张及其预设:以《大智度论》引述阿昆昙的主张为线索

严玮泓(东海大学哲学系助理)

【摘要】本文根据《大智度论》所引述的观点作为论述线索,探究部派论议中「一时无二心」的主张及其预设,进一步座清其主张的内在理由,并检视《大智度论》对此议题的立场。

本问发现《大智度论》对于「一时无二心」的记述,是与「说一切有部」的基本立场一致的。此与《大智度论》在某些脉络中对「说一切有部」为主的阿毘达磨论议所采取的批判态度是有差异的,这也显示出《大智度论》论主对部派论议的不同态度。纵然《大智度论》的论证不似「说一切有部」细致,就如若干部派思想我们也只能透过「说一切有部」的转述方能知悉,那也只是因为《大智度论》的大乘论议性格所致。

「说一切有部」谨守早期佛教「二缘生识」的结构,反对「一时二心俱生」的主张,其中理由无非是「一时二心俱生」违反了其「三世实有」与「法体恒有」的存有学预设。因此,不论就意识或认识活动来说,「说一切有部」的论证均环绕在上述的存有学预设上。此外,从「一时有无二心」之部派论里,我们也可以看出「说一切有部」对于心、心所法的预设以及大众部细意识的暗示,此或许可视为部派佛教的唯识思想。

【关键词】《大智度论》;部派佛教;唯识思想

第4期 7 严玮泓 论“一时无二心”的主张及其预设:以《大智度论》引述阿昆昙的主张为线索.pdf

 

8、清辨「空之论证」之成立与否

方丽欣(杜伦大学哲学系)

【摘要】清辨在其二谛系统中,在世俗谛的层次上承认有为法及它们的因果效力之真实性。据此,他认为比量和逻辑论辩能够证立中观「一切事物皆空、自性」的主旨。因此他在《大乘掌珍论》中提出「空之论证」以协助修行者尽快悟得胜义谛。此论证由两个比量组成:「真性有为空,如幻,缘生故。无为无有实,不起,似空华。」清辨表示,无论视「空之论证」为[l]整个比量过程之结果,[2]两个独自成立的比量,「空之论证」都能成立。本文将以三部分考察此主张。首先,本文将按陈那的逻辑系统介绍「空之论证」的两个比量。然后,本文将分析清辨支持[l][2]的理据。笔者认为[2]的确存在问题,并反映清辨将比量纳入其空性理论的困难。最后,本文将重新思考「空之论证」于清辨之二谛系统中的角色。

【关键词】清辨;二谛;空;比量;掌珍论

 第4期 8 方丽欣 清辨「空之论证」之成立与否.pdf


9、玄奘唯识比量研究资料杂抄一一导论、选文与评析(上)

汤铭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

无摘要、关键词

【提要】唯识宗古德对玄奘(600664年)唯识比量中各项理论要素皆有详尽讨论,在各方面皆存在分歧的看法。然而,这些理论要素对我们理解唯识比量本身的论证方法而言,并非同等重要。当代中外学界对唯识比量的诠释与评价也存在各种分歧。如何理解唯识比量,隶属于如何理解唯识比量背后的因明背景这样一个更大的问题。

Eli Franco2004 年发表的《玄奘对观念论的证明(Xuanzang’s Proof of Idealism[Vijñaptimātratā], Hōrin 11)一文,立足印度佛教哲学,将本量因支的两个“摄”字准确解读为“包括”而非“把握”。在此基础上,从陈那因明宗、同品和异品的“三分法”(tripartitionism)即汉传所谓“除宗有法”的角度,对本量的论证思路作了较为清晰的说明。但由于该文忽视了“简别语”特别是“自许”在该论证中的重要作用,因而未能彻底解释本量。

本文在Franco文章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围绕“自许”的诠释问题,特别是它所要防备的“有法差别相违难”的真实性质问题,从中国、新罗、日本三国因明文献中,择取窥基(632-682 年)、文轨(约615-675年)、道证(7-8世纪)、净眼(7世纪)、元晓(617-686年)和善珠(723-797年)六家的相关文字,进行文献考证与理论分析,试图在纷繁的头绪中清理出一条相对清晰的思路来,为将来解决本量的诠释问题提供新思路。

本文注意到古德关于“有法差别相违难”诡辨性质的重要论述,并尝试说明“自许”在回应这种诡辨中的意义所在。笔者强调:重要的不在于判断唯识比量本身是否可靠,而在于无论古人认为本量可靠与否,其认为可靠或不可靠背后默认的因明理论究竟是什么,才是我们研究玄奖唯识比量的意义所在,即通过本量来窥见当时人对因明理论及其应用的真实理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问题。

【关键词】玄奘;汉传因明;唯识比量;有法差别相违

 第4期 9 汤铭均 玄奘唯识比量研究资料杂抄一一导论、选文与评析(上).pdf

10、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佛教唯识学的比较研究一一以潜意识和阿赖耶识为中心

吴汝钧(台湾“中央研究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无摘要、关键词

 第4期 10 吴汝钧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佛教唯识学的比较研究一一以潜意识和阿赖耶识为中心.pdf

 

11、唯识学中的“二种性”说及其发生现象学的意义

倪梁康(中山大学哲学系,杭州佛学院)

无摘要、关键词

 第4期 11 倪梁康 唯识学中的“二种性”说及其发生现象学的意义.pdf

 

12、从时间性的现象学诠释来看唯识思想的意识分析

赖贤宗(台北大学中文系,台北大学东西哲学与诠释学研究中心)

【大纲】本文考察中文学界对于唯识思想与现象学的比较研究的研究史,厘清唯识现象学研究史的一些隐而未显的环节。在此一唯识现象学研究史的观点与视野之中,在另文之中对《成业论》一书加以重检。

关于现象学与唯识现象学的研究,在本文之中首先重检内在时间意识与唯识三世说的课题。其次,要处理关联于胡塞尔的唯识现象学的比较研究的整个意识的深层结构的问题。本文进行的当代的现象学与唯识学的比较研究的两个例子是指Iso Kern(耿宁)与蔡瑞霖的唯识现象学的论文,笔者在评论过程中,发展唯识三世说的内在时间意识的现象学阐释,指向意识的现象学分析与此有的现象诠释学的交涉的课题,本文经由识的现象学与智的现象学研究,未扩大唯识现象学的研究领域。

【关键词】唯识现象学;胡塞尔;唯识思想;耿宁

 第4期 12 赖贤宗 从时间性的现象学诠释来看唯识思想的意识分析.pdf

版权所有 © 杭州佛学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60号    邮编: 310013    电话: 0571-81022925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6856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093

邮箱:hangzhouf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