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研究》第二缉

日期:2021-11-29

1、“转依”与“心、心所”认识论的“四分”说——以《成唯识论》及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为中心

赵东明(台湾“中研院”中国文哲研究所)

【提要】根据玄奘糅译之护法《成唯识论》及窥基的解释,所有的“识”及“心、心所”法都具备“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这认识结构上的“四分”,并且这“四分”都是属于“依他起性”。这是凡夫之“识”在认识上的“四分”结构。那么,在修证成佛之后的“智”呢?在圣者的“智”之中,是否也具备这认识结构上的“四分”呢?这个问题,便是本文要探讨的重点所在。本文以修证“转依”之关键,作为能够“转依”之枢纽,即“能转道”之“无分别智”(又分为“加行、根本、后得”三种“无分别智”);以及作为“转依”果位,即“所转得”之一的“所生得”,也就是“四智相应心品”(指与“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这“四智”相应的无漏心、心所)为探讨核心;论述这些“智”与认识论“四分”说之间的关系。笔者发现,按照《成唯识论》中护法的正义,“根本无分别智”,乃有能缘之“见分”而无所缘之“相分”,因此无有能取、所取这二种执取烦恼及“相缚”;而其虽无“相分”,但仍有所缘之相,此乃无相之相;这是一种“根本无分别智”与“真如”,构成“智、如不二”或“智、如不一不异”之关系的特殊“无分别的分别”之认识。而“后得无分别智”,则有所缘之“相分”与能缘之“见分”,虽然“后得无分别智”与“所缘的认识对象”为二,但亦无能取、所取这二种执取烦恼及“相缚”,而为一种虽称无分别但仍具分别作用却无执取烦恼的“无执取的分别”之认识。而且,依据《成唯识论》的说法,“唯识”非凡夫所能亲证,而是“通达位”或称“见道位”之菩萨方能亲证。

“见道位”又分为“真见道”与“相见道”。在这里,笔者发现在能证“唯识相”而被“后得无分别智”所涵摄的“相见道”中,有仿效(法、学习)能证“唯识性”而被“根本无分别智”所涵摄的“真见道”之解脱道、无间道之“见分”、“自证分”的观法,这就是【关键词】转依;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相缚根本无分别智后得无分别智真见道相见道四智(成所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大圆镜智)

第2辑 1 赵东明 “转依”与“心、心所”认识论的“四分”说——以《成唯识论》及窥基《成唯识论述记》为中心.pdf


2、“唯识”的悟入与意言——从“资粮位”到“加行位”

茅宇凡(香港中文大学)

【提要】意言(manojalpa)是瑜伽行派修道理论的特殊概念,本文将探讨意言在资粮位(saṃbhāra-avasthā)和加行位(prayoga-avasthā)中所表现出的不同内涵即作为所分别的意言和作为能分别的意言。在资粮位,意言显现为载负大乘唯识教理(法dharma)的语言和文义行者由于听闻和学习正确的教理,在意识中对正理生起坚定的信念和深刻的理解从而能对治现行的邪分别的二障,在加行位。意言作为能分别的寻思(paryeṣaṇā)的功能寻思构成语言的四种要素——名(nāman义(artha或做“事vastu”)自性(svabhāva)和差别(viśeṣa都不是真实的存在它们只不过是意识的假施设(prajñapti)而已故也是不离识的存在。行者透过寻思语言本身的非实在性观察到语言本身也是“唯意言(manojalpa-mātra从而通过语言表达的“唯识相(vijñaptimātra-lakṣaṇa”也不具有任何的真实性。由此才可以悟入“唯识性(vijñaptimātra即直接体会真如的阶段,

【关键词】意言(manojalpa);唯识(vijñaptimātra);四寻思(catu-paryeṣaṇā);资粮位(saṃbhāra-avasthā);加行位(prayoga-avasthā

第2辑 2 茅宇凡 “唯识”的悟入与意言——从“资粮位”到“加行位”.pdf 

 

3、从中观立场考察瑜伽行中观派之刹那灭理论——以《摄真实论》之第八章及其《疏》为据

方丽欣(University of Durham, Department of Philosophy

【提要】本论文以中论之缘起观念考察瑜伽行中观派系统内之刹那灭理论说明此理论能与中观的世俗谛同时并立。本文的刹那灭理论以寂护(śāntarakṣita)之摄真实论Tattvasaṃgraha)第八章恒常的存在物之考察”为文本根据并以莲花戒(Kumalaśīla)之Tattvasaṃgraha-pañjikā)为辅助。此理论主张被产生的存在物只在一刹那中存在。佛教的反对者Yogasena由此认为刹那的存在物缺乏因果效力因它们于同刹那或前后刹那都不互相关系以致不能在下刹那生果。从中观角度理解刹那的存在物即为有自性的存在它们因此不是永恒存在(常”)就是绝对不存在(断”)此为瑜伽行中观派不能接受的理论后果。笔者从厘清刹那的存在物与变化的经验之关系指出前后刹那的存在物其实是以必然伴随的(necessary concomitant)关系互相依待后刹那的果并非如Yogasena所说产生的形式从前刹那的因体中生出。笔者并且指出此种刹那的存在物之因果性质并无违反佛教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或中观否定运动之存在的因果观。瑜伽行中观派之刹那灭理论因而与中观的世俗谛能同时并立。

【关键词】瑜伽行中观派世俗谛刹那灭缘起因果关系

第2辑 3 方丽欣 从中观立场考察瑜伽行中观派之刹那灭理论——以《摄真实论》之第八章及其《疏》为据.pdf


4、“唯识”概念的语源语义分析

慕藏(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杭州佛学院)

【提要】“唯识所对应的两个梵文语词“Vijñapti-mātratā”和“Vijñāna-mātratā之意义上的联系与区别早已在学界引起足够多的关注和讨论这两个语词间语言学细节方面的诸多细微差异如今皆已基本得以澄清。然而这一学术工作本身的意义特别是它对唯识哲学整体到底意味着什么并且会带来何种影响却仍是有待反思和评估的。本文将特别从解释学角度表明尽管对这两个语词的语言学分析有助于加深人们对唯识哲学复杂性的理解但所有这些语源语义语法层面的深细差别并不会给唯识哲学带来实质性的意义转变。事实上它们所指涉的乃是唯识哲学内部必然和必须要加以解释和说明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传统形式里只是以一种不同于现代研究(以概念的语源语义分析为重心)的方式和角度展开而已。汉地唯识学传统将这两者统译为唯识”绝非不辨就里的忽略或混淆而是理有必然且有意为之的一个选择,

【关键词】Vijñapti-mātratāVijñāna-mātratā汉传唯识

icon_pdf.gif第2辑 4 慕藏 “唯识”概念的语源语义分析.pdf


5、《解深密经》的三时判教——汉藏译本的一个对比研究

周贵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东方哲学研究室)

【提要】《解深密经是瑜伽行派的最根本经典三时判教说是印度佛教判教思想展开的主要前提之一更是瑜伽行派的判教准则,解深密经》的梵本不存对其判教思想的直接研究只能借助于汉译本与藏译本进行。本文试图根据汉译与藏译的三时判教几段译文进行对比分析以显示二者思想的异同由此可更好地体会解深密经的判教意趣。

【关键词】解深密经汉译藏译玄奘三时判教了义非了义

icon_pdf.gif第2辑 5 周贵华 《解深密经》的三时判教——汉藏译本的一个对比研究.pdf


6、梵语佛典中诗律之汉译考察——以《大乘庄严经论》为例

释惠敏(法鼓佛教学院,台北艺术大学)

【提要】东晋道安以五失本三不易警策翻译家姚秦鸠摩罗什对佛典偈颂翻译,则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哕之叹可知梵文佛典之偈颂翻译的困难度之高近代学术界对于梵语佛典中诗律与语言学研究有一些成果例如梵语佛典中诗律对于中国近体诗平仄声律之影响汉译佛典偈颂与中国古代近体诗的各种主要体式的起源及发展之关联可否从偈颂的韵脚来推断汉译者?等议题

朝贞观四年至六年(630-632)间波罗颇迦罗蜜罗(prabhā-kara-mitra,简称波颇)所汉译的大乘庄严经论的梵语名mahāyānasūtrālaṃkāramahāyana大乘义; sūtra义; ālaṃkāra庄严义)或许为了以经庄严譬喻”,给予听众或读者最上喜乐”,梵本大乘庄严经论807首(Lévi梵本总计是796诗颂突破佛教哲学性论典常用anu ṣṭ ubh又称śloka的单一格式根据梵本校订与法文译者LéviSylvain(1911)于Introduction中的统计总共运用约13种梵语诗律但是波颇三藏法师的汉译大乘庄严经论(唐朝贞观四年至六年630-632)却只用一种五言四句(5×4=20的偈颂格式来翻译但是在此之前波颇三藏的汉译宝星陀罗尼经(贞观三年至四年,629-630)诗律翻译风格则随顺原来不同梵语诗律做不同的偈颂格式如下变化:或5×6=307×2=147×8=565×8=40等等

因此拙文以梵本大乘庄严经论之诗颂于初唐时期汉译过程为例考察如下三个议题并分别以下三个章节

A:考察不同时期之波颇三藏译场与宝星陀罗尼经诗律汉译风格以便了解与大乘庄严经论的差异为何?

B:大乘庄严经论13种梵语诗律之汉译考察

C大乘庄严经论不同的梵语诗律只汉译为一种五言四句”(5×4=20之因应方式为何?

期待借此考察有助于了解古代汉译佛典偈颂的细节并且也有助于现代人对于佛典偈颂之梵汉翻译的参考

【关键词】大乘庄严经论梵语诗律波颇三藏译场宝星陀罗尼经五言四句

第2辑 6 释惠敏 梵语佛典中诗律之汉译考察——以《大乘庄严经论》为例.pdf

 

7、慈恩大师关于《说无垢称经》宗绪问题的讨论

程恭让(南京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提要】《说无垢称经疏是唐代法相唯识宗开山祖师慈恩大师窥基(632-682)、疏释著名佛教翻译家玄奘大师(602-664)所译说无垢称经》的著作该著内容深刻而丰富我们在本文中只是重点讨论了其有关说无垢称经》“宗绪问题的思想窥基根据其三教八宗佛教诠释体系判定说无垢称经的思想体系完全可由大乘二教大乘二宗的思想体系所包含而在其正文阐释的部分窥基经常使用空理义应理义这两个诠释模式来解释同一段经文的内容其做法给读者的印象是:任何一段经文似乎同时既是在传达第二时教大乘空宗的教义又在传达第三时教大乘有宗的教义我们认为窥基大师以某种近乎固执的态度守护解深密经的判教模式其宗派的情结甚至使得他无法欣赏及利用汉语佛教判教思维中固有的灵活开放和容纳历史性的一些优点我们觉得慈恩大师的佛教思想的诠释工作中确实存在理性主义历史主义因素与宗派思维之间的紧张而这种紧张在相当程度上有可能瓦解他自己所追求的那种重建汉语佛教知性实践基础的努力

【关键词】窥基说无垢称经判教

第2辑 7 程恭让 慈恩大师关于《说无垢称经》宗绪问题的讨论.pdf


8、法藏对于唯识学的吸纳与转化

赖贤宗(台北大学哲学系)

【提要】笔者曾经撰著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及元晓与见登的相关阐及其他讨论如来藏说之论文收于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一书之中乃是以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的交涉的观点来考察如来藏说与唯识思想在中国之发展特别就大乘起信论的一心开二门在印度与中国佛教诠释学史之中的特殊意义来加以反省此文的第一节就此加以讨论乃是笔者以前的研究成果的综述以及未来研究之前瞻经过本文第二节对于数据论的讨论之后,本文第三节与第四节就法藏的唯识学环绕于法藏大乘起信论义记一书而进行考察

【关键词】法藏大乘起信论如来藏说十重唯识观唯识思想华严

第2辑 8 赖贤宗 法藏对于唯识学的吸纳与转化.pdf


9、天台维摩诘经疏所见智顗的心识说——与地论师·摄论师之心识说的对比

花野充道(日本法华经研究会)

慧观

无摘要、关键词

第2辑 9 花野充道 《天台维摩诘经疏》所见智顗的心识说——与地论师·摄论师之心识说的对比.pdf

10、成唯识论中的外在世界问题

史密特豪逊(L. Schmithausen)

余振邦、姚治华

无摘要、关键词

第2辑 10 史密特豪逊 论《成唯识论》中的外在世界问题.pdf


11、“一”和“多”佛教瑜伽行派与胡塞尔

M.J.拉拉比(M. J. Larrabee)()

陈群志

无摘要、关键词

第2辑 11 M. J. 拉拉比 “一”和“多”佛教瑜伽行派与胡塞尔.pdf


12、胡塞尔的意识流与瑜伽行派的意识流

山口一郎()

谭习龙 译,倪梁康 校

无摘要、关键词

第2辑 12 山口一郎 胡塞尔的意识流与瑜伽行派的意识流.pdf

 

13、胡塞尔与唯识学

珀拉门·格拉迪纳洛夫(Plamen Gradinarov)

陈鑫


无摘要、关键词

第2辑 13 珀拉门·格拉迪那洛夫 胡塞尔与唯识学.pdf

 

14、关于以上三篇文章的编校者按

倪梁康

摘要、关键词

第2辑 14 倪梁康 关于以上三篇文章的编校者按.pdf


版权所有 © 杭州佛学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60号    邮编: 310013    电话: 0571-81022925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6856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093

邮箱:hangzhouf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