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研究》第五缉

日期:2021-11-29

1、试析“寂因作意”于《六门教授习定论》的含义及禅修特色

陈雁姿

【摘要】吕澂先生认为《六门教授习定论》(略称《习定论》) 是定学中最精粹之作,因为有关定学的修习及操作都悉备其中。本文主要探讨《习定论》中“寂因作意”的含义及阐发其禅修方法之特色。本文首先从六门中“正依门”的三大要项,包括教授禅定的师资素质、正确的所缘内容及作意正理,彰显这三种圆满是构成“寂因作意”的重要基础。吕澂先生指出义净法师译“寂因作意”与玄奘法师译“如理作意”都是源自同一梵语yoniśa-manasikāra,显示此复合词的语义本有歧义,但“寂因作意”的译意更具深意,显示涅槃正道之理悉存于心,亦与《瑜伽师地论·修所成地》提出的修行的宗趣是以涅槃解脱为首要目的相符,故赞叹此译词对瑜伽行派的学说极有重要关联之处,可惜义净法师没有作进一步的发挥。因此,本文从复合构词中的“一体释”(持业释)及“别句释”(依主释)来阐析“寂因作意”的含义,从而了解“寂因作意”与“如理作意”于梵语翻译的同异及译家的译词取向,然后抉择哪一种译法更为适切。

明白两词于修习止观的重要取向后,笔者再从《瑜伽师地论·声闻地》及《摄大乘论》的内容探析“寂因作意”与唯识观行的关联。“寂因作意”包含烦恼寂灭的因素,有赖于作意思惟正确的所缘教法,借此去除执见,故意言境为达成寂因的基础,而所观的意言对象为同分影像,皆是唯识所现,最后需超度意言而悟入寂灭的境界,彰显意言境为寂灭因,亦即于心一境性中作意的圆满运作,于唯识的学理及禅修有重要的含蕴。

【关键词】寂因作意;如理作意;意言境;一体释;别句释;同分影像

 第5辑 1 陈雁姿 试析“寂因作意”于《六门教授习定论》的含义及禅修特色.pdf


2、唯识学对无分微尘的破与无分刹那识的立

王均震(武汉慈氏文化传播中心)

【摘要】古希腊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说,古印度的胜论派有极微说,印度部派佛教也有相应的极微(无分微尘)说。十九世纪初的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提出了现代科学的原子论,认为物质的最小单位是原子,同类原子属性一致。20世纪物理学在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基础上建立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共有61种基本粒子。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并没有引入引力子。后来的超弦乃至膜理论,统一了引力,提出十一维时空模型。基本粒子学说,是现代科学的一个基石。但基本粒子仍然只是一个数学物理模型。世亲菩萨在《唯识二十论》中以四个颂子对极微实有的观点进行了批驳。其中,世亲菩萨用“六尘绕一尘”的方式证明了极微的可分性,从而否定了无分微尘的真实存在性。唯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否定外境无分微尘的实有,肯定识的依他起自性(无分刹那识) 的存在。所以唯识学必须防备论敌以唯识破无分微尘的矛来破唯识无分刹那识的盾。对于“两瞬夹一瞬”的图式,萨迦班智达在《量理宝藏论》中为唯识做过辩护,但没有严格区分无分刹那和无分刹那识。这个盾,是由陈那论师的自性分现量所打造。无分刹那识的见分是被自证分整体性现量把握的。所以无分刹那识不可能通过破无分微尘的方式而被破。

【关键词】唯识;因明;量论;极微;无分微尘;无分刹那;无分刹那识

 第5辑 2 王均震 唯识学对无分微尘的破与无分刹那识的立.pdf


3、试论唯识学中的二种势力变——以《成唯识论》为例

释克能(鉴真佛教学院)

【摘要】本文依据唯识学六经十一论圣典中之《成唯识论》为例,通过对二种势力变之基本内容、义理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的梳理与阐释,使真学佛者在实践生活过程中,以“亲近善士,正闻熏习,如理作意,法随法行”之闻、思、修三慧学为其修学次第,本着“真俗圆融,解行并重”的精神实质,如理如法地认知一切诸法之性相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进而体现出“瑜伽行派”与认识论、心理学之间的异同点,彰显出其伟大殊胜之处。

【关键词】唯识与缘生;诸法不离识;因缘和分别;二种势力变

 第5辑 3 释克能 试论唯识学中的二种势力变——以《成唯识论》为例.pdf


4、“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问题之争——重新衡定唯识学派时间哲学中的疑难

陈群志(江苏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主要围绕唯识学派时间哲学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展开,即种熏观念中的“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问题之争。印顺认为,唯识学派基于阿赖耶识的受熏持种而来的“三法展转,因果同时”的说法无法避免中断之失,因为它们只能成立同时的相依因果,而不能成立前后的相生因果。在他看来,唯识学派的时间理论如果想不受到中观学派的勘破,就必须放弃其刹那现在的看法,换句话说,只有放弃种熏观念中“同时因果”论,才能避免理论上的困难。与印顺的立场一样,杨惠南也认为唯识学派的“同时因果”论是有问题的。他指出,《成唯识论》中的“同时因果”论会衍生“阿赖耶识非无记”等结论,就其理论体系而言是自相矛盾的,因此唯识学派应该放弃“同时因果”论,进而采用“异时因果”论。但根据我的考察,印顺与杨惠南两人的观点都值得商榷。除此之外,上田义文和横山紘一在就安慧本《唯识三十颂》中的“识转变”概念进行探讨之时也衍生出了“异时”和“同时”的争论。横山紘一极力反对上田义文的看法,不过他似乎误解了对方的意思。基于此,本文的核心目的在于重新衡定中国和日本学者的争论,以澄清唯识学派时间哲学中“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问题的疑难。

【关键词】唯识学;时间哲学;同时因果;异时因果

 第5辑 4 陈群志 “同时因果”与“异时因果”问题之争——重新衡定唯识学派时间哲学中的疑难.pdf


5、唯识宗回忆理论若干问题探讨

张晓亮(斯里兰卡佛教学与巴利语大学)

【摘要】在“诸法无我”的前提下如何能回忆,这是佛教大小乘及佛教之外其他派别对回忆问题思考的起点。大乘唯识学回忆的原因乃是“因熏习力”,具体包括现行和种子两部分。就现行中包括自证分、想心所与念心所相应的第六意识,泛而言之则包括前念缘境时之“总聚心、心所”熏成种子作为后念回忆的原因。但是,就前念异熟心第六意识缘境因为不熏种子,那么后念善恶心如何回忆前念异熟心第六识?同样,佛果圆满也不熏种,佛陀如何回忆?这是就回忆所发生的原因而言。就回忆的心理机制而言,包括能回忆的“心”和所回忆的“境” 两方面。能回忆的“心”即第六独散意识及其相应的念心所,这是就未自在位而言。而就八地及八地菩萨以上并佛果位,八识都能回忆前“境”,不局限于第六意识。回忆的“过去境”包括过去所经历且领受过的事情情景及当时面对彼事彼景的心理感受。然而,“过去境”并不等同于“曾受境”。现在独散意识寻求心变相缘,现在相分相似于彼过去之本质境,现在相分称之为“曾受境”,并不是过去已经灭去的本质境叫“曾受境”。“曾受境” 属于现在,就是说曾受境指现在意识的相分,非指过去的相分。然而,宿住智和佛智例外,因为二智所缘之境非要曾受,那么二智如何能回忆?其中多有疑难之处,实有作进一步探讨的必要。限于篇幅,本文仅论及其中一个问题,即回忆的对象作为一种存在,在唯识学对认识对象的划分中属于三类境的哪一种?

【关键词】回忆;带质境;独影境

 第5辑 5 张晓亮 唯识宗回忆理论若干问题探讨.pdf


6、《杂阿含经》中“意识”与“解脱”的学理探究

李明书(台湾大学哲学系,亚洲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摘要】有鉴于意识研究的兴盛,及其在佛教哲学、佛教思想史中的价值,本文试图以《杂阿含经》为依据,探讨“意识” 在解脱道中所扮演的角色。“识”在《杂阿含经》中的论述,大致可从三个线索看出探究的脉络:第一是“五蕴”中的“识受阴(识蕴)”,指的是构成生命体的五个构成要素之一;第二是“十二因缘”中的“识”,意指众生一辈子的生命历程,所经历的十二个环节之一;第三则是根、境、识中的“六识(身)”,亦即感官配备(六根)认知对象(六境)的活动。依据《杂阿含经》的内容,主要在于教导三界五道的众生从痛苦之中解脱而出,导向解脱的环节,则构成所谓的解脱道。将意识所关联的三个线索,放在解脱道来看,意识所扮演的角色,皆是借由修行而导向解脱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项目,或者需要清楚地了解意识之于生命体与生命历程的意义,或者需要妥当地运用意识的运作,才能达到解脱的目标。就此而论,本文即试图从意识的意义入手,接着分成三个途径去论述,意识在不同的脉络下,关联于解脱的学理为何,清楚地呈现意识与解脱在道理上的连接。解析六识与解脱的学理之后,未来将进一步研究唯识——八识的基础,衔接六识与八识的关联,呈现佛教唯识学说丰富且广大的内涵与价值。

【关键词】《杂阿含经》;意识;六识;解脱;解脱道

第5辑 6 李明书 《杂阿含经》中“意识”与“解脱”的学理探究.pdf


7、《俱舍论》与《成唯识论》之法数分析的比较研究

黄国清(南华大学宗教所)

【摘要】《俱舍论》依“有漏无漏”与“有为无为”为大纲结合四谛结构析分诸法,以蕴处界作细分科目;另以“五品”(五位)的间架,详析心所法与不相应行法,以获得对有情世界的更好理解。《俱舍论》依循有部立场,将所析诸法视为永恒实存的法体;也透过法数分析证成没有“自我”的实体。《成唯识论》亦以五位架构细分诸法,但将心与心所调到色法之前,凸显对心识的重视。心与心所是世俗谛的缘起假有,并不存在心识以外的实在外境,将一切外境摄归心识,进而论证心识的缘起性空。即使是无为法,不外是二空所显真如的假名施设。《俱舍论》的“法有”与《成唯识论》的“法空”形成鲜明对比。《俱舍论》仅有“六识”观念,视六识为“体一用别”;《成唯识论》另开七、八二识,并主张八识各具体相。《成唯识论》参考《俱舍论》而调整心所的分类方式,使分类更为合理,其中也含有两者对心所诸法的义界差别。《成唯识论》的思想立场与《俱舍论》已有显著不同,应关注二部论书对于法的分析在论述脉络与根本思想上的巨大差异。

【关键词】《俱舍论》;《成唯识论》;法数分析;法有我无;人法二空;识有境无

 第5辑 7 黄国清 《俱舍论》与《成唯识论》之法数分析的比较研究.pdf

 

8、论《成唯识论》的四缘说——兼与《俱舍论》的略较

杨勇(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无摘要、关键词

icon_pdf.gif第5辑 8 杨勇 论《成唯识论》的四缘说——兼与《俱舍论》的略较.pdf


9、从《中观心论·入抉择瑜伽师真实品》考查“空有诤论”的焦点

顾毳(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中观心论》是清辨的代表作,其中《入抉择瑜伽师真实品》是清辨对唯识学的破斥,由清辨对唯识学相应观点的破斥,可以看到印度佛教史上著名的公案“空有诤论”之诤论焦点所在。根据藏汉译文对照研究,梳理出清辨对唯识的辩难,即辩难能取所取无、辩难无外境、辩难唯识、辩破遍计所执、分析依他起性、破圆成实有、破自证分、破唯识学之真如观等。可以看出,这八个辩难就是“空有诤论”的焦点所在。

【关键词】清辨;《中观心论·入抉择瑜伽师真实品》;空有诤论焦点研究

第5辑 9 顾毳 从《中观心论·入抉择瑜伽师真实品》考查“空有诤论”的焦点.pdf


10、应成派批判唯识宗阿赖耶识理论的探析

释则生(温州佛学院)

【摘要】唯识宗用阿赖耶识解决业果、流转等问题。业力在感果前不失坏依赖于因缘条件,业本身不具备维持其存在的因缘条件。阿赖耶识是业产生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阿赖耶识就没有意识。没有意识就不能造业,没有业就没有业果。

应成派主张唯识宗安立的阿赖耶识有自性执,阿赖耶识如同龟毛兔角一样不存在。应成派否定阿赖耶识的逻辑主要依据是业没有阿赖耶能感果,应成派认为业无自性地生灭就可以引生业果,阿赖耶识对于业力的维系和业果的实现是完全不必要。其实,无自性在理路上无法得出“没有阿赖耶识,业能与果相系属”的结论。

《入中论》否定阿赖耶识的论证由“由业非以自性灭”直接跳跃到“故无赖耶亦能生”,并没有对业力延续需要的众缘做出明确的说明。这实际上是否定阿赖耶识所含摄的业力相续的因缘条件,否定了唯识宗安立的阿赖耶识缘起。

应成派认定“灭”一定能维系业力。实则,用“种子” 或是“灭” 所指的都是业的影响,充其量是对于业的影响的描述不同。在承许缘起的情况下,如果不承许需要因缘条件支撑,所谓“灭为有事”就违背缘起。

【关键词】阿赖耶识;业灭;无自性;种子

 第5辑 10 释则生 应成派批判唯识宗阿赖耶识理论的探析.pdf


11、陈那“三分”说成立的论证以及“‘对象底认识’底认识”是“自证(分)”吗?

赵东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旨在分析与论述:(1)关于陈那(DignāgaDignāga,约公元480540年)推论“相分”(arthābhāsa)、“见分”(svābhāsa)、“自证(分)”(svasaṃvedana, svasaṃvitti)这“三分”说存在成立的论证。

2)说明“自证(分)”到底是指什么?并讨论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对象底认识’底认识”是“自证(分)”吗?

根据陈那《集量论》(Pramāṇasamuccaya)的说法,笔者认为陈那是由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可以区分为“对象底认识”与“‘对象底认识’底认识”②这两种伴随着产生的双重认识现象,例如我们在“认识青色”时,还会产生我们“知道自己正在‘认识青色’”这样的认识。因而推论出有“相分”与“见分”的存在。此外,由于我们还有“回忆”这样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因而可以推论出“自证(分)”的存在。这是陈那关于“相分”“见分”“自证(分)”这每一心、心所与认识上之“三分”之存在能够成立的论证。

而在陈那认识论的“三分”说这个议题上,笔者的观点是,“相分”“见分”“自证(分)”这“三分”,并不是任何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认识,而是为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认识而采取或推论出的“抽象认识单元与结构”。因此,笔者提出这一种推论出“三分” “抽象认识单元与结构”之存在的成立过程,或许可以称之为“先验程序”(Transcendental Process)。

此外,笔者本文要论证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认识“‘对象底认识’底认识”,例如我们“知道自己正在‘认识青色’”这样的认识,并不是陈那的“自证(分)”。这种认识只是一种日常生活中的经验认识,与先验(Transcendental)预设上的抽象认识单元之一的“自证(分)”并不一样。而由于先验预设上“自证(分)”的存在,因此也可以合理地解释为何在日常认识的经验上,当“对象底认识”产生时,就会伴随着产生“‘对象底认识’底认识”,这种日常生活中的双重认识现象。这是本文另一个要说明的论点。

并且,笔者还以为,陈那的“自证(分)”,是有“体” “用”的。亦即“自证(分)”,一方面可以作为“离分别” “不可说” “识体”本身或“量果”;这是就“认识结果”而言,是“体” 意义下的“自证(分)”。另一方面,还可以作为“能量”之“离分别”的“现量”;这是就“认识手段”而言,是“用”意义下的“自证(分)”。

【关键词】三分;相分(arthābhāsa);见分(svābhāsa);自证(分)(svasaṃvedana, svasaṃvitti);对象底认识;“对象底认识”底认识;回忆

第5辑 11 赵东明 陈那“三分”说成立的论证以及“‘对象底认识’底认识”是“自证(分)”吗?.pdf


12、法上《正理滴论注》第二章“为自推理品”翻译

王俊淇(东京大学大学院印度哲学佛教学研究室)

无摘要、关键词

 icon_pdf.gif第5辑 12 王俊淇 法上《正理滴论注》第二章“为自推理品”翻译.pdf


13、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以法舫为例

丁建华(浙江工商大学哲学系)

【摘要】空有之争是佛教义理的核心问题之一,近现代佛学研究者对这一问题也相当关注,并且通过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本文以法舫为例,探讨近现代关于“空有之争”的研究。法舫是武昌佛学院的第一期学生,是太虚大师的弟子及得力助手,并赴印度修学三年,专于唯识。通过探讨空有两宗在关键环节上的差别,即依他起性、无分别智与真如等,法舫认为空有两宗是无争的,缘起性空的中道义与唯识所显远离两边的中道义是相通的。法舫对空有之争的探讨是基于对空有两宗为代表的大乘佛教的批评,在受到南传佛教影响的法舫看来,玄学化、理论化的大乘佛教使得佛教背离了指导人生、解脱生死的原始教理,并最终导致了佛教的衰落。

【关键词】近现代;空有之争;法舫

  第5辑 13 丁建华 近现代佛教“空有之争”研究——以法舫为例.pdf


14、“社会名想”与吕澂后期的“唯识学”形态

吴忠伟(苏州大学哲学系)

【摘要】面对汉语佛学遭遇“现代性”而产生的合法性危机,吕澂先生在其学术后期对现代佛学形态有一深刻思考,特别给出了一“菩萨乘”新论。为此,其将瑜伽唯识学的“名想”扩解为一“社会名想”,突出了“名想转化”(转依)与社会变革间的关系。相应于此,在学术史的研究上,吕澂先生将“龙树之学”视为通于瑜伽唯识学的“菩萨乘”,由此沟通“无著之学”与“龙树之学”,从而将传承印度瑜伽唯识系学的奘基之学定位为一“全体佛学”形态。

【关键词】社会名想;吕澂;瑜伽唯识学;社会变革;菩萨乘

 icon_pdf.gif第5辑 14 吴忠伟 “社会名想”与吕澂后期的“唯识学”形态.pdf


15、妙境长老的唯识观

李勇(辽宁大学佛学研究中心)

无摘要、关键词

 第5辑 15 李勇 妙境长老的唯识观.pdf


16、唯识学现代推广教学的教案初探——以《唯识三十论颂》与《成唯识论》为例

释见晋(香光书乡出版社,香光尼众佛学院)

【摘要】印度大乘佛教两大系之一的唯识学,在中国有地论、摄论及法相唯识等传承。法相唯识虽曾于唐代盛极一时,尔后却逐渐湮没,直至近代方现复苏之势。

唯识学为一种极具价值的生命学问与思想体系,不应仅活跃于佛教思想、哲学、文献等研究领域,而要能成为现代佛教教育、生命教育一脉“活的佛教传承”,以其优异的思想及践行系统,利益有心探究宇宙人生真相的芸芸众生。

本文以法相唯识重要论典《唯识三十论颂》及其释论《成唯识论》为典据,采台湾香光尼僧团的唯识教学为例,说明唯识教学如何运用在僧伽、居士乃至大学青年的现代佛学教育中。透过唯识论典核心义理与单元子题之阐述、佛教教育与生命教育相关议题之探讨,以及认知与数位教学方法之运用,并与现代的语汇、观念及生活情境接轨,应机引领不同学习者观察自己的心、意、识——即异熟能变(阿赖耶识)、思量能变(末那识)及了境能变(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等三能变,并借由深层透视此八识、三能变如何蕴含生命流转与还灭的奥秘,如何主宰生命上升与沉沦的枢纽,将能帮助现代人从观察宇宙人生的实相中,寻求佛教唯识学历久弥新的智慧与安乐之道。

本文提出普及唯识学教育的目标、方法及案例,又以“赖耶缘起”“种现熏习”为教学方法及目标所依据之理论,期能普及与深化社会大众对唯识思想及践行体系的理解与肯定,同时并透过大力拓展有意愿学习唯识的群众,作为能令唯识学在各相关研究领域更加深入且多元发展的基础,为唯识学在现代的弘传开启新机。

【关键词】唯识教学;《成唯识论》;《唯识三十论颂》;阿赖耶识;熏习;佛教教育;生命教育;认知与数位教学

icon_pdf.gif第5辑 16 释见晋 唯识学现代推广教学的教案初探——以《唯识三十论颂》与《成唯识论》为例.pdf


17、意向构造与意识分别——胡塞尔现象学与瑜伽行派的意向性思想比较研究

谭习龙(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国学院)

【摘要】本文以“意向性”问题为中心,以《逻辑研究》与《瑜伽师地论》二书为基础,对胡塞尔现象学与瑜伽行派的意向性问题进行梳理并展开比较研究。首先在整体上勾勒出胡塞尔现象学的意向性与瑜伽行派的意向性的异同之处,其次就堪比度高的感觉材料与前五识、意向特征与第六意识两个意向问题展开分析与比较,最后就造成差异的原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构造;分别;意向性;胡塞尔现象学;瑜伽行派;比较

第5辑 17 谭习龙 意向构造与意识分别——胡塞尔现象学与瑜伽行派的意向性思想比较研究.pdf

版权所有 © 杭州佛学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60号    邮编: 310013    电话: 0571-81022925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6856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093

邮箱:hangzhoufxy@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