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识研究》第七缉

日期:2021-11-29

1、论意识及其所缘

姚治华(香港中文大学)

【摘要】本文探讨以下问题:在说一切有部与经量部围绕意识所缘的争论上,瑜伽行派更认同哪一派的主张?简单的回答是,他们更倾向说一切有部的主张,认为感官对象是意识所缘之一,意识也能直接缘取物理对象。这种观点在瑜伽行派的不同发展阶段有具体变化。

【关键词】意识;所缘;瑜伽行;同时意识;五心

 第7辑 1 姚治华 论意识及其所缘.pdf


 2、关于中国唯识宗和日本法相宗中瑜伽行派论师的传承的若干疑惑

佐久间秀范(筑波大学人文学部)

释海慧

【摘要】关于印度瑜伽行派论师的师承与学说,汉传唯识宗有“安难陈护,一二三四”之说,但此说不见于印度典籍。陈那成立见分、相分、自证分,在《集量论》有明确记载。护法在陈那的三分之外,另立证自证分,仅见于玄奘译《成唯识论》与《佛地经论》。西藏所传《佛地经释》题戒贤造,相传戒贤为护法门人,但书中没有关于四分说的任何记载。可见汉传唯识宗所传护法正义,并不完全是印度论师护法的思想。安慧在《中边分别论释》提及自证分,但没有记载他主张一分自证说。《成唯识论》虽主四分说,但未明言安慧唯立一分,难陀立二分,陈那立三分,护法立四分。本文指出,此说实创自窥基,相沿成为汉传唯识宗与日本法相宗的正统说法。

【关键词】瑜伽行派;四分说;安慧;护法;窥基

 第7辑 2 佐久间秀范 关于中国唯识宗和日本法相宗中瑜伽行派论师的传承的若干疑惑.pdf

3、法相瑜伽行唯识学派对说一切有部实在论语言观的批判

赵东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

【摘要】本文想探究的是,印度瑜伽行唯识学派的论师无著(Asaṅga,约西元45世纪顷)在《摄大乘论》(Mahāyāna-saṃparigraha-śāstra),及其相关注释之中,对“说一切有部”(Sarvāstivādin,即“萨婆多部”)之语言观的批判。相关资料,亦见于世亲(Vasubandhu,约45世纪顷)的《摄大乘论释》(Mahāyāna-saṃgraha-bhāṣya 以及《瑜伽师地论》(Yogācārabhūmi 中。另外,这些讨论也记载在唐代法相唯识宗窥基(632682)的《瑜伽师地论略纂》以及唐代新罗僧遁伦(生卒年不详)集撰之《瑜伽论记》之中。根据遁伦集撰《瑜伽论记》的记载,该书提出“说一切有部”实在论的语言观有三个过失:“一、随名多体失;二、名前无体失;三、名前生觉失。”亦即,这三种过失是:一、随同一事物之不同名称,有多个法体之过失(即《摄大乘论》的“名有众多,多体相违”);二、事物命名前无法体存在之过失(即《摄大乘论》的“名前觉无,称体相违”);三、命名前就产生觉知之过失(即《摄大乘论》的“名不决定,杂体相违”)。本文则将从《瑜伽师地论》、无著《摄大乘论》、世亲《摄大乘论释》,以及窥基《瑜伽师地论略纂》、遁伦《瑜伽论记》等法相宗注疏的记载,来说明这三个法相瑜伽行唯识学派认为小乘人(说一切有部)实在论语言观的一些过失。

【关键词】说一切有部;法相瑜伽行唯识学派;语言观;批判

第7辑 3 赵东明 法相瑜伽行唯识学派对说一切有部实在论语言观的批判.pdf

4、圆成实性(二取空)与“能取所取异体空”之辨析

释则生(温州佛学院)

【摘要】空去所执的境识二者异体,就是能取所取〔实质〕异体空。二取空是唯识宗安立的圆成实性,现证二取空一定要遮破遍计所执性,除遣依他起性。遍计所执性当然可以解释为增益安立的体性,包含法上所无之法我,也包含依自起性等非缘起的体性。所遮遍计所执性与依他起性异体,是依他起性上的增益,相无自性是破除这种增益而有的异体于依他起性的体性。唯识宗所安立的圆成实性是二现湮灭方式证悟的离所取及能取的甚深空性,并非是空去能取所取二者异体而显的异体空那般粗。

【关键词】圆成实性;二取空;能取所取异体空;自空;他空

第7辑 4 释则生 圆成实性(二取空)与“能取所取异体空”之辨析.pdf

5、唯识宗视角下的“声闻见道”

释净智(戒幢佛学研究所)

【摘要】关于“声闻见道”,唯识宗在继承部派佛教和初期大乘佛教相关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其主张见道有真、相二分,无分别智缘非安立谛是真见道,有分别智缘安立谛是相见道,不同的见道对应不同的心路历程,故有一心、二心、十六心等异说。见道只能断除分别烦恼,而不能断俱生烦恼,所断根本烦恼的总数为一百一十二。另外,关于见道所依的禅定、现观边世俗智、圣者超越证等问题,也有不同于小乘部派的观点。

【关键词】唯识宗;声闻;见道

 第7辑 5 释净智 唯识宗视角下的“声闻见道”.pdf


6、唯识宗关于意无表业的问题

张晓亮(科伦坡大学佛教学系)

【摘要】唯识学根本经典仅提到意表业的说法,对于意无表业则无明文提及。那么,于唯识学中,意业是否无表?假如有意业无表,意无表业之体是什么?本文对唐代唯识宗及日本律宗方面对此问题的解释进行了梳理,通过对表、意表业、意表业之体、意业无表、意业无表之体等相关问题的厘清,发现对意表业之体有属三思(审虑思、决定思、动发思)、二思(审虑思、决定思)、一思(决定思)三种观点。意业是否发无表有发与不发两种观点。就意业发无表之中有以三思种子(审虑思、决定思、动发思)、二思种子(审虑思、决定思)、一思种子(决定思或动发思)为体的说法。于一思种子为体中有两种观点:以决定思种子为体(包含以决定思种子为体,以决定思位动发胜思种子为体两种说法),以动发思种子为体(包含以身语业同时之动发思种子为体,以身语业别起之动发思种子为体两种说法)。虽然唯识学根本经典无明确意无表业的说法,但后代对此问题的解释符合经典的精神。意业是否发无表的分歧主要来自于窥基,意无表业之体的分歧来自于慧沼。

【关键词】业;表;意表;意无表;三思

 第7辑 6 张晓亮 唯识宗关于意无表业的问题.pdf


7、从窥基到玄奘:《受菩萨戒法》再探

雒少锋(陕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在笔者发现窥基的《受菩萨戒法》(法藏本)后,感到有必要顺此思路进一步推定此受戒法的来源,尝试构造一个法藏本的原本,可名之为玄奘本。为此,主要通过两条路线进行:一是将法藏本与之前的三种受菩萨戒法和玄恽本的受戒程序进行比较,发现法藏本更接近玄恽本,可以推定它们属于一个独立的受戒系统,法藏本应该是一个比玄恽本更为成熟且后出的文本;二是对法藏本内容进行考辨,追溯其来源,推定窥基所增补的内容以及非唯识宗的内容,即可断定玄奘本所应有之内容。由此,可以对玄奘所用的受菩萨戒法的来源和内容的变迁有较为深入的推进。

【关键词】玄奘本;法藏本;窥基;《受菩萨戒法》;玄恽本

 第7辑 7 雒少锋 从窥基到玄奘:《受菩萨戒法》再探.pdf


8、“别理随缘”之争与宋代天台对华严/唯识对立的调停——兼论民国学界“性具”/“种子”义之辩

吴忠伟(苏州大学哲学系)

【摘要】宋代天台的“别理随缘”之争虽是台贤二宗之间的“圆理”身份之争,然从思想学说的内在发展机制看,天台学的理具即融事造理论对唯识学的赖耶缘起与种子义颇有吸收,故“别理随缘”之争在很大程度上可视为是宋代天台山家对华严/唯识对立的调整。由于天台对唯识宗义的吸纳,如何澄清“性具”与“种子”即成为汉语佛学界一内蕴之问题。对此,民国佛学界围绕天台“性恶”论有一论辩,反映了此一议题的思想效应。

【关键词】别理随缘;天台;性具;种子;内学院

 第7辑 8 吴忠伟 “别理随缘”之争与宋代天台对华严唯识对立的调停——兼论民国学界“性具”“种子”义之辩.pdf


9、佛教中国化与韩国唯识学之发端

郭磊(东国大学佛教学术院)

【摘要】大唐盛世,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的中韩佛教交流也是格外的频繁。特别是随着佛教中国化的进一步完善,各宗派的教义思想、修行体系日渐清晰。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诸多唯识经典,翻书立作、开宗弘法。而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来自海东的求法僧的参与,这些僧人学习并接受这种新的佛教思想,并将其传回古代韩国,堪称唯识学在韩国之开端,对韩国佛教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佛教中国化;唯识;韩国佛教

 第7辑 9 郭磊 佛教中国化与韩国唯识学之发端.pdf


10、宝藏寂《修持般若波罗密多口诀论》译稿

释法光(台中慈善寺佛学院)

无摘要、关键词

 第7辑 10 释法光 宝藏寂《修持般若波罗密多口诀论》译稿.pdf


11、宝藏寂《般若波罗密多修持口诀》译稿

释法光(台中慈善寺佛学院)

无摘要、关键词

 第7辑 11 释法光 宝藏寂《般若波罗密多修持口诀》译稿.pdf


12、中道立于一谛还是二谛?——基于《中论颂》诠释史的考察

叶少勇(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

【提要】二谛通常被视作中观思想体系之中远离二边、建立中道的基础理论。以龙树的《中论颂》及其印度注疏为中心,本文将挑战这一观点,主张在中观诠释史上有一次思想转折,中道立于二谛的观点最早是在6 世纪时由清辨引入中观传统之中。龙树在《中论颂》24.10 中肯定了世俗言说机制在传达离言胜义上的必要性,然而龙树明确否认了一切世俗约定的概念范畴,也就是世俗谛的内容。而且,龙树认为所谓“断见”或“无见”一边也是基于“有”的预设,是认为事物先有而后无,因此龙树只须坚守胜义空观以彻底否定“有”,就可以双泯二边立于中道,而无须在俗谛上作任何承许。《无畏疏》与《中论佛护释》继承了这一立场,并且明确指出中道立于胜义。中道与二谛理论的结合最早由清辨引入中观诠释传统之中。清辨明确指出中观论者承认世俗上的因果相续,以申明中道而避开虚无论的指责。这一做法为月称所继承,并最终成为中观传统的“标准答案”。

【关键词】二谛;中观;中道;龙树;清辨

 第7辑 12 叶少勇 中道立于一谛还是二谛?——基于《中论颂》诠释史的考察.pdf


13、寂护的因果论

范文丽(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摘要】凡涉因果话题,哲学家们都需回答以下问题:因果关系到底是什么?在西方哲学传统之外,印度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也有诸多回应。弥曼差学者童中尊(Kumārila)提出因果作用(vyāpāra)说,认为因对果有“作用”,这种作用是因果关系的本质所在。佛教哲学家寂护(Śāntarakṣita)对此持不同观

点,他驳斥因是通过“作用”而生果这一观点,并表示,除了因自身的存在

之外,别无其他作用。本文由童中尊和寂护的论辩入手,通过对“无间决定”

ānantarya niyama, the restriction on immediate succession)、“生果力”(śakti, causal power)、共许方便(saṅketa, convention)等概念的讨论来梳理寂护的因果论。对寂护而言,因果关系并不指涉某种形而上的真实,而只是指称事物的规律性生发而已。事物之间的这种规律性生发状态被描述为“无间决定”,意思是某种特定的果总是规律性地伴随于某种特定的因之后。一切讨论因果关系的术语都只是共许方便,是根据人们的意愿和实用目的设立而成。

【关键词】寂护(Śāntarakṣita);童中尊(Kumārila);因果;无间决定;生果力

 第7辑 13 范文丽 寂护的因果论.pdf


14、中观派与毗婆沙师、经量部、瑜伽行派的对话:无垢友《心经广注》研究

堀内俊朗(浙江大学佛教资源与研究中心)

王思佳

【摘要】无垢友(Vimalamitra)是《心经》的藏译者,曾经对《心经》作了注释,而今此注释只存有藏译本。无垢友的《心经》注释对后来的印度以及西藏的注释有着重大的影响力,主要原因可能是此注释非常详细,引用了很多文献,提到并且批评了其他学派例如毗婆沙师、经量部、瑜伽行派、胜论派以及弥曼差派。尽管已有不少相关的先行研究,但由于原始梵文本的佚失,无垢友的《心经》注释依然很难理解。本文将简述此注释的主要内容,特别考察无垢友对梵文《心经》所进行的词源学解释,并且阐述先行研究中没有被提到过的无垢友基于中观视角,与经量部、瑜伽行派关于空性的一些争论。

【关键词】无垢友;《心经》;中观派;经量部;瑜伽行派

 第7辑 14 堀内俊郎 中观派与毗婆沙师、经量部、瑜伽行派的对话:无垢友《心经广注》.pdf


15、《集量论释》1. 11cd 12b 2 的两种解读

罗劲松(新亚研究所)

【摘要】陈那(Dignāga 约公元480540 在其《集量论》及《自释》

Pramā-ṇasamuccaya-Vṛtti,下称PS PSV 1 品第11cd 12b2 颂中曾提出以“认识的回忆”为理由,证明自证(svasaṃvid ātmavid)的存在。这个证明后来被陈那的支持者及反对者多次引用并给予评注。在这些评注中,本文选择了两种来自佛教内部的支持者和反对者的评注进行研究。将两种评注和原文比较,结果发现,两种结论相反的评注都可被原文字面解读所兼容。这一结果引起了作者对于人文科学研究中不时会有人提出一种所谓“正本清源”,也就是关于“什么是作者原意”的说法的反思。这种反思最后落在关于在人文科学研究领域中如何使用哲学分析法的探讨上。

【关键词】自证分;陈那;月称;《集量论》;《入中论》

第7辑 15 罗劲松 《集量论释》1. 11cd 和12b 2 的两种解读.pdf

版权所有 © 杭州佛学院    地址:杭州市西湖区法云弄60号    邮编: 310013    电话: 0571-81022925
备案号:浙ICP备2021006856号-1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093

邮箱:hangzhoufxy@126.com